全部法會訊息

114年妙通寺水陸法會第四天 內壇第二天

114年國曆4/11(農曆3/14)

水陸法會第四天(內壇第二天)

妙通寺水陸法會

 —內壇請上堂 

時間02:00

 

 《水陸儀軌會本》第81頁

法師的桌椅、科儀、法器及齋主的科儀和拜墊,均向外安置。

壇前門上掛請聖幡10首,幡上書10席總名,需依儀文位次,切勿錯亂。 

內壇第一席

準備灑水杯和鮮花

門口架仙橋布一幅,一頭縛於天香几上,一頭在天井中,需用重物壓定。

天香几至香案桌準備香支、花朵和龍車寶馬10張。

三位和尚至壇向外立。主法於壇前捻香、散花於仙橋,正表、助表、敦師父、齋主,依次捻香、散花。 

主法和尚捻香散花

 

 

主法和尚捻香散花後設拜

正表和尚捻香散花

 

正表和尚捻香散花後設拜

助表和尚捻香散花

助表和尚捻香散花後設拜

上傳下敦師父捻香散花

齋主依序捻香散花

 

諦此妙香緣起法  本來無物即真空

太虛周遍盡香雲  即此難思為妙假

非有非空皆絕待  雙遮雙照必亡中

仰憑中觀妙心香  是日殷勤修法供

誦然香真言時香燈捻香散花後設拜

 

性水真空周法界  湛然一器假難思

若於空假二俱亡  畢竟全彰中道義

以此觀心融法水  以茲法水凈諸塵

若依若正盡光嚴  洞徹十方無障礙

誦持「灑淨真言」時,兩位香燈持水杯,分東西單,從壇內至淨道上灑淨。

 

 稽首十方無上覺  圓詮教行理三經

大心菩薩大乘僧  緣覺聲聞三寶眾

傳教四依稱列祖  天仙八部眾神王

我今普度建壇場  願展慈光垂密證

偈畢,正表做梵聲宣召請文(節錄)

 

         伏以。非如非異。是為以佛眼觀。何聖何凡。此則於法界一。境俱智寂。體兼用冥。函與蓋以相應。水共波而不別。至若隨時起教。為實施權。雖分別於多門。終指歸於一道。然則理由事顯。化以機興。亡絕待中。固不涉離微之論。顯正因性。必須憑緣了之修。是以明燈獻華。低頭合掌。要莊嚴於萬行。俾圓妙以三身。故知寓跡於有為。畢竟歸原於無作。

施心既啟。覺慧徧知。恭事請迎。願垂臨降。

 奉請首席。主法和尚、師父、齋主,出位各席捻香、散花,10席奉請例此。

主法和尚捻香、散花於淨道後,香燈焚龍車寶馬一張。以下各席奉請例此。

 

 

 捻香、散花畢,奉請首席至10席一切聖賢,前臨湢壇沐浴。

《水陸儀軌會本》第110頁:

金剛正體。豈非堅密之身。玉毫淨光。斯為真實之相。畢竟本來無垢。當知何處有人。是則開陳沐浴之門。為欲洗滌塵勞之類。冀回蓮瞬。俯鑑葵傾。將奉導於聖儀。幸前臨於溫室。

至湢壇已。主法正表、助表捻香散花於浴盆,對面立桌兩旁,主法與正表並肩立。師父捻香散花於浴盆,與助表並肩立。齋主依序捻香散花於浴盆,立於後。

湢壇佛事中香燈化佛衣

 

 《水陸儀軌會本》第114頁:

    法師、齋主請諸聖回壇。

    各至壇已,主法、敦師父、齋主放手爐,隨正表、助表10席上香送位,至韋馱、伽藍前上香已,歸位。

 

韋馱菩薩處上香

伽藍菩薩處上香

 

惟眾花之開發。表萬行之莊嚴。是故信解以植立其本根。精進以扶疏其枝葉。既潤之以定水。又拂之以慧風。蓋將培自己功德之林。於以顯本有圓實之果。

 

誦獻華真言時,兩位香燈持花盤於10席散花。

 

 

香燈灑水畢,正表宣疏作梵後宣讀「啟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證盟功德文疏」,齋主至壇前捻香。

 

正表宣疏畢,主法直白懇禱文:

仰投尊境。虔露卑忱。如是祈求。誠為懇切。載念修崇之際。應多簡陋之愆。或主法者無德以堪。或行施者用心之隘。或道場之失度。或供事之闕儀。

 

諒在大慈。少寬眾過。俯徇下愚之請。冀成曠濟之緣。惟福報稍微者。尚恐莫聞。若罪情極重者。何由可至。敕梵王而肆赦。囑帝釋以垂恩。分差捷疾之倫。各領通傳之任。盡令七趣。俱會一時。惡業不宥之囚徒。當蒙自便。業累相關之罪輩。悉使偕來。矧惟徧知。常興普應。是以凈光照燭。無幽而弗明。神力提持。何苦而不拔。敢祈威重。少俟須臾。為受清齋。勉從至願。眾等無任。懇禱激切。屏營之至。

香燈守護內壇。勿令雜人竄入。干犯齋禁。

 

  

內壇供上堂  

時間08:00

 

        「請上堂」之後,以齋筵、香花、燈、食衣、珍寶、法(誦經)等六塵妙供(世間認為最珍貴的六種寶物),供養諸佛、菩薩、賢聖,敬獻六塵妙供,以表虔敬之意,供養三寶聖賢,使眾生獲得法益。稱為「供上堂」。

《水陸儀軌會本》第123頁

普供桌飯3盃,上堂第1席飯13盃,第2〜9席各席飯10盃,第10席飯12盃。

備六塵妙供,與大眾師、信徒所供養法寶與紅包等置普供桌旁。

六塵供寶物

 

 齋主進壇禮佛三拜。

香燈鳴引磬,引領敦師父和齋主至法堂恭迎三位主法和尚。

 入壇已。三位主法和尚敦師父和齋主依序捻香。

主法捻香設拜

 

 正表捻香設拜

 

助表捻香設拜

 

上傳下敦師父捻香

 

齋主依序捻香

 

 歸命三尊無有上  天仙八部共垂慈  

我今依教奉清齋  為誦密言先徧食

《水陸儀軌會本》第124頁,正表合掌直白(節錄):

諦觀茲食。不外吾心。由知諸法常融。故得六塵互徧。是則出醍醐之上味。宣栴檀之清芬。雨七寶以穰穰。散四華而灼灼。聳光明之臺殿。列殊勝之輦輿。仙樂鳴空。笙磬之音間作。天衣擁霧。珠瓔之飾下垂。以念念具足不虧。故彼彼莊嚴無盡。

 

《水陸儀軌會本》第126頁,誦持「徧食真言」時,兩位香燈分東西單,以水灑淨於上堂10席及韋陀菩薩、伽藍菩薩飯菜上。

 

 《水陸儀軌會本》第127頁,助表振鈴合掌直白:

 唯是一心。唯是一食。以唯食。則一切法趣食。以唯心。則一切食趣心。此心融時食亦融。於法等者食亦等。是則普入三際。其性常住。大包十虗。其體恆周。性常住故。一念不生。體恆周故。當處不動。不動則一切處有。不生則一切念空。一切念空兮真空不空。一切處有兮妙有非有。圓照二諦兮不取不捨。融會一如兮絕言絕思。如是觀心。如是觀食。何心非食。何食非心。是為同一覺源。畢竟俱名法界。

 

《水陸儀軌會本》第128頁,正表、助表振鈴執手爐同唱奉供。(第128〜156頁)

奉供第一席,主法至第一席捻香設拜,敦師父、齋主,依序捻香。(第2〜10席奉供例此)

捻香畢,歸位。接著獻六塵供。

內檀香燈與工作人員調整拜墊方向,中央排兩行齋主拜墊,東西單,單數排向外,使1、2排面對面,留出一人可走的寬度,獻寶時讓捧寶物的出家眾穿越。3、4排,5、6排……皆同。

 

 願因秘密。不思議熏。

悉使微餚。轉成妙供。

奉諸聖賢。無不遍周。

施主歸依。虔誠作禮。

  

 獻香

維此妙香真法供  久修戒定慧為熏

以由中道觀心融  徧法界中常奉供

 

獻華

維此妙華真法供  久修萬行為莊嚴

以由中道觀心融  徧法界中常奉供

 

獻燈

維此明燈真法供  是為智炬勝光明

以由中道觀心融  徧法界中常奉供

 

獻食獻衣

維此現前真法供  忍衣智食妙難思

以由中道觀心融  徧法界中常奉供

 

獻寶

妙寶現前真法供  金剛能斷智難思

以由中道觀心融  徧法界中常奉供

 

 法供養

興曠濟懷。發大悲智。須行法施。以滿心期。所謂取如來深妙之經。為眾生分別其義。不輕初學。但以大乘。豈令信受於一時。要必思修於此日。成就六度。隨順四依。有能用心誘進其人。是為以法供養其佛。

 

六塵妙供圓滿,大眾諷誦《八十八佛懺悔文》,念至第四句,正表、助表執手爐,主法、師父、齋主出位上香。

 

水陸儀軌會本》第164〜180頁,主法和尚對三寶普說水陸緣起:(節錄)

然於眾善之中。求其事簡而功最深者。唯施食一法門爾。昔在阿難尊者。嘗於靜夜。見焰口鬼前至白言。卻後三日。當生鬼趣。爾時阿難甚大驚怖。白佛求救。而世尊乃教之以具斛施食之道。且復授以陀羅尼法。俾詛少為多。以成法供。上奉三寶。次及婆羅門。下則施諸餓鬼之眾。咸令舍彼鬼身。生於天上。而阿難尊者遂得以免三日之必死。延百年之具壽。其為自他得益之多。有如此者。此即施食起教最初根本也。

上來施主。虔對三尊恪意開陳。三十二願。報恩心滿。普度功圓。法界群生。齊成佛道。

弟子眾等伏願所修齋事。本自誠心。上奉三尊。下度六道。惟冀舉家眷序。終日歡和。飲食起居。吉祥安樂。增輝祖業。垂裕孫謀。既壽而康。曰富且貴。火災絕警。寇黨迷蹤。隨心有求。無事不遂。眾等無任歸依。懇禱之至。

 

 上香畢,歸位。

《水陸儀軌會本》第180頁,為施主推廣普度之意。發報恩願。正表作梵聲白。

孤蟾高照。江河沼沚。現影無偏。一雨均霑。草木根莖。受潤不別。是知此日所營梵福。豈唯私門獨被洪休。要須專主於博施。始可得稱於普度。敬推齋意。虔發願言。用舉殊勳。仰酬至化。是以九重恭祝。百辟俱資。懷父母之生成。感師友之訓誨。蒙受故業。銜荷舊恩。念衣食之自來。暨屋廬之託處。當思報本。豈不知心。至若贊兩儀育物之權。明三教誘人之道。皆陳弘誓。冀表真誠。敢對慈悲。特伸披露。

 

《水陸儀軌會本》第180〜191頁,正表、助表輪次作梵腔白云:(節錄)

修齋功德。奉為仰贊。出家四眾。福慧雙修。萬行圓成。三觀妙悟。住持三寶。無令斷絕。

修齋功德。奉為仰贊。仙宗道流。助發正念。但慕長生。非是究竟。當遂精勤。求無上覺。

修齋功德。奉為仰贊。盡法界內。地水火風。一切依報。皆我故身。憑此莊嚴。轉成妙境。

上來施主。虔對三尊恪意開陳。三十二願。報恩心滿。普度功圓。法界群生。齊成佛道。

 

《水陸儀軌會本》第191頁,正表作梵述偈:

獨一無侶。無師自悟。人中象王。大法之師。所可說法。最上最妙。諸佛所遊。常不變易。受正真法。隨順修行。一切眾生。良祐福田。讚歎三寶。恭請證明。茲日開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法事周圓。所有疏文。謹當宣讀。

 

正表宣「啟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證盟功德文疏」。

正表宣疏

主法宣齋主名單

 

正表宣疏畢。

《水陸儀軌會本》第192頁,助表接白云:

 上來文疏。披讀告圓。仰冀慈悲。特垂鑑念。弟子眾等伏願所修齋事。本自誠心。上奉三尊。下度六道。惟冀舉家眷序。終日歡和。飲食起居。吉祥安樂。增輝祖業。垂裕孫謀。既壽而康。曰富且貴。火災絕警。寇黨迷蹤。隨心有求。無事不遂。眾等無任歸依。懇禱之至。

 

 

供上堂佛事圓滿,敦師父和內壇主法和尚與香燈師父合影。

 

 

 

外壇施放一大士瑜伽焰口乙堂

時間17:30  

 

諸佛子等當知菩提心者從大悲起

成佛正因智慧根本

能破無明煩惱惡業不被染壞 

 

鬧場

金剛上師

香燈引領齋主到法堂恭請金剛上師

地藏殿召請

 

禮讚華嚴  蓮華藏界

蓮池九品蓮香

寶樹成行  常聞天樂鏗鏘

毘盧遮那佛  大放慈光

化導眾生無量  降吉祥

現前眾等歌揚  願生華藏

現前眾等歌揚  願生華藏

  

面然大士蓮座處

 

觀音大士 

悉號圓通

十二大願誓弘深

苦海度迷津

尋聲救苦 

無剎不現身

南無甘露王菩薩摩訶薩(三稱)

 

面然大士 

菩薩化身

鐵圍山內顯威靈普渡諸眾生 

共沐佛因脫苦生淨土

南無焦面王菩薩摩訶薩(三稱)

 

道場成就  賑濟將成

施主虔誠  上香設拜

清淨海眾  舉揚聖號

一聲傳佛號  法界普聞知

四生登九品  六道出三塗

南無千華臺上盧舍那佛

  

 

會啟瑜伽最勝緣  覺皇垂範利人天

經宣秘典超塗炭  教演真乘救渡懸

阿難尊者因習定  救苦觀音示面然

興慈濟物真三昧  感果叨恩萬古傳

 

 

啟告十方。一切諸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及諸業道。無量聖賢。我今眾等。以大慈悲。乘佛神力。召請十方。盡虛空界。三塗地獄。諸惡趣中。曠劫饑虛。一切餓鬼。閻羅諸司。天曹地府。業道冥官。婆羅門仙。久遠先亡。曠野冥靈。虛空諸天。及諸眷屬。異類鬼神。唯願諸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無量聖賢。及諸業道。願賜威光。悲增護念。普願十方。盡虛空界。天曹地府。業道冥官。無量餓鬼。多生父母。先亡久遠。婆羅門仙。一切冤家。負於財命。種種類族。異類鬼神。各及眷屬。乘如來力。於此時中。決定降臨。

 

齋主專心聆聽金剛上師宣疏。

 

神呪加持淨法食  普施河沙眾鬼神

願皆飽滿捨慳貪  速脫幽冥生淨土

 

現世之中未證菩提間 

願無內外障難惡緣等
恒常遇逢最妙善知識 

所修善事行願速成就

 

最上三寶

臨命終時識性無迷惑 

願生西方淨土如來前
依於慧日法光聞思修 

斷惑證真愍念於有情

 

最上三寶

能迴施人迴施迴施善 

所獲一切一切諸功德
猶如幻化幻化似夢境 

三輪體空體空悉清淨

  

灑食

 

皈依三寶

上來設放瑜伽焰口

平等甘露法食

功德圓滿  無限良因

普沾沙界  和南聖眾

 

 

 

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

國曆48日〜14

農曆311日〜17

 

釋道咸Line 行動條碼

Line  ID 0952388556

 

 

 

釋道慇Line 行動條碼

Line  ID  098822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