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上師開示 法水遍佈長流(二)

  • View More 法水長流.jpg
    10 三聚淨戒 自度度他

    三聚淨戒 自度度他

    三聚淨戒  自度度他民國七十三四月十五日(農曆三月十五日)      惠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缽。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有四品將軍,性行粗糙,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擲下衣缽於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草莽中。    惠明至,提掇不起,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遂出,盤坐石上。    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        釋迦牟尼佛過去在因地修行,有一世出生為龍,還受「八關齋戒」。有一次在樹下睡覺,因為受過八關齋戒,以及過去宿世種種修持,龍皮呈現五彩色光,非常莊嚴,那是過去修戒定慧所現出來的。    有七個獵人看到,就要剝祂的龍皮。其中一個獵人爬上龍身,用利劍刺下去,龍非常地疼痛,但想:「我如果動一下、滾一下,那個獵人一定會摔下來。」龍的心非常慈悲,不忍心傷到獵人,便忍受被利劍剝皮的痛苦。    龍為什麼能夠如此慈悲?這慈悲心,是過去世的菩提心修來的。我們這世如果發菩提心,來生不論在哪一道,菩提心一樣會相續不斷。所以我們這世做人修行,以靈靈覺覺的智慧來修,一定要清清楚楚,不能迷迷糊糊,要發菩提心修行,不要退道心,有境來考時,不能退道心,因為沒有境不能成佛,菩提心不能堅固。    因為不忍傷害獵人,龍忍受痛苦,讓他們剝皮。龍皮被剝掉之後,全身血淋淋、非常地痛,八萬隻蟲、螞蟻等,開始嚙噬祂的肉,雖是痛苦萬分,但是龍想:「我如果動一下,這八萬隻蟲一定會被我弄死。」就這樣,祂繼續忍受下來。    這七個把龍皮剝下來的獵人,就是「釋迦牟尼佛」過去世的「七師」,過去世的七個師父,為了讓祂修忍辱,完成佛道,故意化這個境讓祂修。所以老師父常這樣說:「過了一個劫,進了一大步。」    「修行」這兩個字要怎麼解釋?「修行」,要怎麼修?出家「修行」,「修」是因,「道行」就是果,我們要修佛,修什麼佛?就是要證「佛果」。修行要知道宗旨,路徑要認清楚、走分明,要修「出世法」,不是修「世俗法」。   「出世法」就是從心去修,這個心,起心動念都要注意,心中有主,好、壞、善、惡,不要「著」,不去分別,從這個根本去修。六祖惠能大師說:「不思善、不思惡,是本來面目。」從這個根本――「心」去修。起心動念,不要「著」世間形形色色的「有相」;耳朵聽的,眼睛看的,都會動我們的心,影響我們的道業。成佛就在於一剎那間的「轉念」,也是在於這個「心」的解脫!「心」要怎麼解脫?就是從日常生活,眼睛所看、耳朵所聽、一切所想的,轉為正念,就沒有那些妄想、執著、煩惱。這就是修「出世法」。    而「世間法」呢?身雖然出家,但是心和世俗人一樣,染著娑婆世界眾生的習氣,心隨著世間法流轉,好、壞、執著、煩惱,看到什麼就「著」什麼,見境生心,不瞭解出家修行,如果沒有從心「了脫」,要怎麼修?無始以來,就是這個心不能「了脫」,所以到今天,還在輪迴。修行,「修」是因,「道行」就是果,佛法講因果,萬法都是講因果,所以修行要修「好行」。    每天過堂用齋時,戒師教導:念畢「供養偈」,要先吃三口飯;左邊吃一口,念:「願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右邊吃一口,念:「願修一切善,無善不修」;中間吃一口,念:「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這三句就是「菩薩戒」裡的「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此菩薩三聚淨戒,「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一切戒法、所有經典都是教我們行善,教我們威儀,如何修行才能清淨。    要如何「斷一切惡」?隨順人、不去毀犯人、不侵辱人、不讓人起煩惱,就是持戒,就是「斷一切惡」。但是,隨順人要看情況,眾生要做壞事,還隨順他就不對,隨順是要隨順「善法」。    以修行來說,每個人都有習氣,譬如有個人,他的作為很不合你的意,有樣東西平時都是你在用,當你正需要用這樣東西時,這個不合你意的人正好拿去用,這個時候你起什麼心?如果是不諒解的人,就會起煩惱,心裡想:「知道那是我時常在用的,還拿去用!」這就是習氣,已經在「執著」了,還不知道,就起煩惱心,這就是「我相」的心,不能隨順人。    上前指責說:「你知道我在用,為何還拿去用?」對方如果沒有煩惱,可能就說:「啊!對不起,我一時沒想到。」萬一正好知道你對他印象不好,兩個人因緣不好,互相看不順眼,就反駁:「你可以用,為什麼我不能用?」這樣煩惱就來了,心因此不清淨。這樣一天過一天,執著心、煩惱心越來越重,你看他不順眼,他也看你不順眼,慢慢地,心不能平靜,這就是「惡法」。   「斷一切惡」,就是什麼事隨時隨地都可以,要「小心」,修行就是在修這個「小心」,什麼事都沒關係,自己很「小心」,不讓人起煩惱、不觸犯人,不論什麼事都可以隨緣。日常生活中事情很多,「執著」了卻不知道,已經執著、愚痴了,還一直說自己對。起煩惱時,跟你說,你也聽不進去,怎麼樣都說你對,這也是一種「惡法」。所以,要願斷一切惡。    如果修得莊嚴,就是「一切善」。眾生會說:「啊!這個人修得很莊嚴!」因為你的舉止行動、心念種種,一切都很和順,讓眾生感到:「啊!你真好,想要趕快來親近你。」這就是善法,斷一切惡,自然生出一切善,眾生就會被你感動,想親近你,這就是一切善。    一切善的另一個解釋是「心常寂靜」,心時時刻刻都沒有分別、無好、無壞、無煩惱,沒有不好的念頭,放在心裡煩惱、執著。所以「不思善、不思惡,是本來面目。」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無善、無惡,但我們的心有辦法「行」到那裡嗎?就看自己行持的功夫了。    時時念佛的時候,一句「阿彌陀佛」聖號,念得清清楚楚,時時刻刻都在心。譬如在這裡和大家說話,說完時,佛號自然繼續會念,「心心不離佛」。不是只有念佛,不理睬人,讓別人以為你怎麼了?這也是惡念。「心心不離佛」,與人說話時,心持有「佛」的念頭。不說話的時候,也一直念「阿彌陀佛!」不打妄想,不去想誰怎樣誰怎樣……,不思善、不思惡。如果可以每一個念頭都保持這樣,就是本來面目,修到一個階段,心自然清淨。    老師父說:「娑婆世界,五濁惡世,這些汙穢不淨的相,也是由心生出來的。西方淨土極樂世界,那麼地清淨,也是我們的心現出來的,也是心去修的。」所以,一切法不離「心」,修行要從「心」――這個根本去修。就像拔草,從根拔起就不會再長,如果只割草的末梢,它還是會再長出來。所以心就是根本,要從心修才能解脫。不然出家是出家,嘴巴一天到晚說:「我在修行!」其實心一直在執著,這個心壅塞不堪,沒有片刻安定。娑婆世界,你要走到哪裡安定?    一切善、心常寂靜、無煩惱、知足。在世間一定要知足,如果不知足,一定很痛苦。我們要找最不好的來比較,不要和我們跟不上的人比較。世俗人就是這樣比較,所以煩惱很多,人家有錢,要比人家更有錢,一直追求、一直執著世間形形色色的東西,追求到最後,也是一場空。    修行人一定要知足,隨時知足,今天有一碗飯可吃,要想:「我很知足,還好沒有挨餓。」不要論說好壞、不要分別,如果不知足,煩惱一定很多。每樣東西、每件事情來到你面前,都要隨時知足。隨時知足就是修行,心就會安,就沒有煩惱。所以,出家人知足最重要,要修苦行,要知足,心才會安定。心有寄託,身體安,心就安,心安才能辦道。否則出家是出家,心沒有寄託,懵懵懂懂,不知道在做什麼?心要有寄託,第一要對常住盡心盡力,再來就是認真修持,這樣心就有寄託。    娑婆世界的眾生,無始以來的習氣、心念非常多,無量無邊。這個「心念」不停地在念,何謂「念」?有思想就是「念」,念頭。譬如小時候到現在,時間過得很快,就像一場夢。不只白天作夢,晚上睡覺也作夢。無始以來的種子現前,這個「念」不曾停止,為瞭解脫、為了斷念頭、斷妄想,所以要念佛,念佛可以斷除妄想,把無始以來的壞念頭斷盡。    有境來,耳朵所聽、眼睛所看,隨時不要起念頭,這點最為要緊。如果有念頭浮現,就是種子成熟現前,也就是要消失的時候,千萬不要再種下去,再轉下去,否則又種下種子,種下去又再現出來,變成妄想。「一個念頭,一個生死」如果不懂,被念頭妄想轉了,可惜出了家。為了出家,費了一番苦心,有的父母不肯,克服種種艱難的環境,才能出家,如果還被念頭、妄想所轉,就枉費剃頭出家。    第三點:「誓度一切眾生」。度一切眾生,要怎麼度?沒有自度,如何度他?要先自度,才能度他。何謂「自度」?就是前面所說的那些條件。自己清清淨淨,沒有毀犯別人,和眾生結善緣,你說的話他聽得進去,就是「度他」。    還有一點,不要讓眾生造業,要時時觀照這個「心」。我們所做的,是否讓對方起煩惱?會讓對方生起什麼心嗎?時時刻刻要「小心」,譬如別人在睡覺,我們進寮房,就手腳放輕、放慢,也是一種「小心」,隨時替人著想,對方就不會起心動念。如果偶而不小心沒關係,不可以「故意」,明知故犯,就是惡法了。    自己要捫心自問,時時迴光返照自己的心,是否有毀犯別人?讓人起煩惱嗎?要審查自己,迴光返照,要求自己,不是要求別人:「他又沒有對我好,我為什麼要對他好?我在睡覺時他也是大小聲啊!」話不能這麼說,我們要修行,修行在於自己,因為你的心要「了脫」,如果還有這些壞念頭存在,就沒辦法了。「一念」、「一念」,這「一念」很厲害,不要小看這「一念」沒什麼,無始以來輪迴生死,就是因為這「一念」而起。    度一切眾生,要先自度,才能度他,要和他結善緣,如果沒有和他結善緣,不只這一世,來生、生生世世,哪有辦法度他?因為與他隔閡很遠。但也不要想:「我可以度他,我不度別人,我只度他。」這樣也不對。來生,你有這種分別,你的心就無法「了脫」,種種好壞的境,就是要讓我們修的。    成就菩薩,一定要有眾生;如果沒有眾生的種種習氣磨練,修行人不能行菩薩行,不能成就菩薩道。所以,我們要時時發菩提心,菩提心不只這一世,菩提心發起來,無量無邊,盡未來際,相續永不斷。
  • View More 法水長流.jpg
    09 信 願 行

    信 願 行

          信 願 行民國七十三年四月十五日(農曆三月十五日)        信、願、行――「行」是從願來的,若沒有願力,就沒辦法去行。像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他憫念眾生、慈悲喜捨的「宏願」,就已經成佛了。所以行菩薩行的人一直在「利他」,而行持「利他」的內涵,就是「無我」,這樣修持就是「自度度他」,雖然眾生尚未度盡,卻已經先自度了。       ――《廣欽老和尚法語錄》           「修行篇」七十六頁       念佛,這個「心」就是「佛」。你們如果信心堅切,這個心就能夠保持「一念」,這個「一念」的心,就是佛心。用功的時候,一念一念地安定、一念一念地修行,乃至念念都是修行。用功,「信、願、行」很重要。    「信」,要深入佛法,要從「信」來入,《華嚴經》說:「信為道元功德母。」要是沒有信心,怎麼有辦法深入佛法?與人相處也是要有信心,才能在一起,所以「信」很重要。    一般人你對他說:「佛法很好,眾生和佛,本性不二。」他們不相信,因為業障很重,只相信娑婆世界一切的形形色色,至於佛法,會說:「什麼佛法?也看不到,哪有什麼佛法?」若告訴他們:「要念佛喔!將來求生淨土。」他們會說:「什麼淨土?西方在哪裡?哪有阿彌陀佛?」所以要「信」,信心要堅固。    有的人是「起疑信」,你跟他說佛法,說得他稍微有點瞭解,但是他信是信,心裡還起疑,還沒有堅固。若遇到不信佛法的人問:「你在拜什麼?」他回答:「我在拜佛。」這個不信佛法的人告訴他:「那都是迷信!」他的心就動搖了。    有一種是「淺信」,雖然相信,但是如果遇到環境變化,他就不信,這種信佛的心,不是很信,是有所求的信。求佛加被、求子、求這些形形色色的、求佛祖保佑賺錢,ㄧ切都是有所求的信,這種信,信心不能堅固,很容易動搖。    還有一種是「深信」,深信的人,對佛法有相當的受持、相當的瞭解之後,才能夠深信。但是「深信」之後,他不知道「心就是佛」,念念相同,今天拜這個師父,明天拜那個師父;今天學禪,明天學密,這樣學來學去,「心」還是沒有寄託,信心不能堅固。    我們學淨土,「一心」都是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念頭在念佛的時候,當下心就是佛。像這樣心就是「佛」,心就會定。所以要「深信」,深信釋迦牟尼佛的開示。信心堅固,做每件事才能成功,修行也一樣。   「信、願、行」,對我們的修行和用功很重要,有的人念佛是念佛,卻說:「念佛在念什麼?我也不知道。」念佛的心,就是佛心啊!不用起疑,打其他的妄想,念佛也是持戒,念佛的時候,沒有其他妄想,觀無所得,觀這個佛心無所得,「無所得」的心,就是佛心!還有什麼疑問呢?    念佛的時候專心,心念,耳朵聽清楚,「念念」就可以攝心,「念念」就可以清淨。如果不懂,念是念,昏沉、散亂,不能專心就不能得到「靜」的好處。所以說,信心堅固,要訓練。深信,要去「觀」。    「願」,個人有個人的願。願,有深和淺、有大和小。有的人發願,所念的功德:迴向眷屬、迴向自己所求的什麼,這有所求的願叫小願。有的人是發「空願」,高興的時候,就在佛祖面前一直發願:「我要怎樣、我要怎樣……」但是,這個心不能堅固,心、口不一致,口在發願,心卻行不來,如果境來,馬上被轉走,這叫做發「空願」。    什麼是「發大願」?大願,就是無色相的願,老師父常開示:「這願不是用口說的,必須心去行。」遭遇什麼境界、種種的業障,你的心不動,慢慢地就沒有煩惱,身心就會自在。依這個願力去行,諸佛菩薩要成佛,也是要有這個願力。「願」,是我們修行的因,有因就有果,如果願力不堅固,做什麼事都無法成功。即使是一個小小的事,例如我們要去什麼地方,這也是一個願,但是如果沒有去「行」,也是到不了,所以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去「行」。    那「行」呢?「信、願、行」,「行」是從「願」而來。如果沒有願力,就沒有辦法去行。「行」包含很廣,譬如菩薩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萬行裡面包含「自度」和「度他」。修菩薩行的人,知道要一直「利他」,「無我」、「無我相」、「無人相」;在「利他」當中,就是在「行」,就是在「修」。眾生未度盡,他已經自度。    有人問老師父:「地藏王菩薩發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為什麼現在還沒有成佛?」老師父說:「他的『願』就已經成佛了。」菩薩行的人,只知道「利他」,「利他」裡面就是「無相」,就是「自度」、「度他」;眾生未度盡,他已經成佛了!    修小乘法的人,自顧、自利,自己好就好,什麼都只顧慮自己,卻不知道自顧當中,就是「我執」未破,「我見」在裡面!每樣都為自己想,只關照自己,「我相」、「我執」未破,都無法自度。所以在「利他」當中,就是利益別人,度人就是度己,度己就是度他。    菩薩「三聚淨戒」提到,不要每樣都為自己想,「我見」很重,要有先為別人想的心,先有別人才有自己,才沒有自私的心、我見的心、我執的心。先為別人,這個「心」,就會很小心,就會有慈悲心,就不會起煩惱,不會我執,心就會開闊,心量就會大,日常生活修行時,身心就會自在。否則心量很狹窄,看到什麼就「著」什麼,這點很重要。    我們現在是在「行」,以「念佛」為主。但是其他的事,會影響我們的心。影響到心的話,身心就不自在,也就影響到「念佛」。我們修「定」的人,「信、願、行」很重要;如果沒有「信、願、行」,用功也會有障礙。    修定的人有三種障礙:昏沉、惡念、病苦。昏沉,不是坐在那裡睡才是昏沉。日常所「著」的一切形形色色,身心不自在的時候,也叫做「昏沉」。白天沒靜坐的時候,心不自在,到了靜坐時,也是妄想很多。「昏沉」之後,種種的分別心跑出來,心在「好壞、好壞」分別,就產生「惡念」,「惡念」也會影響「定」。    身體生病、四大不調的時候,也會影響我們的心。信心要堅固,生病時不要起煩惱;如果起煩惱,就是心沒有轉念。這個「假體」怎麼可能不生病?但是生病的時候,心不動,一直念佛,就是觀「自性」、觀這「一念」,自性念佛自性聽。我們念佛,是本性在念,不是你在念;聽的時候,也是自性在聽,所以說自性念佛,自性在聽,稱為「反聞聞自性」。    念佛的時候,不要這樣想:「為何念佛都沒念出什麼?」要相信!在念佛當下的「一念」,就是我們的佛心,是我們自性在念的心,所以――心在念,聽清楚。信心要堅固,相信我在「念」的時候,就是佛性、佛念、佛心在念。一念清淨,就如「佛」一樣,沒有差別,這樣在用功、修持的時候,心就會定。所以「信」很重要,「信、願、行」對出家、在家,對用功的人,都非常重要。
  • View More 法水長流.jpg
    08 入道四行觀

    入道四行觀

    入道四行觀民國七十三年四月一日(農曆三月一日)     菩提達摩,原是南印度國王的三太子,拋棄榮華富貴,跟隨禪宗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悟道四十年,成為第二十八祖,致力破除小乘,弘揚大乘佛法,後搭船渡海三年,抵達中國。雖遇篤信佛教的梁武帝,但傳法時機,尚未成熟,便前往北魏嵩山少林寺,面壁靜觀九年,素有「壁觀婆羅門」之稱,為中國禪宗始祖。公元五三六年,將衣缽傳給中國禪宗二祖慧可。         ――宋﹒道原《景德傳燈錄》       每個法門,都是要讓眾生解脫生死,從凡夫地超脫入佛地,所以行持當中,每一個法門,無不在這個「事理」上;事與理要圓融,才能夠解脫生死。「事」就是「行」,日常生活起心動念所接觸的,乃至六根對六塵,這些都稱為「事」,也叫做「行」。但是,在「事」裡面也有「理」,所以說事理要圓融,才能斷除我們無始以來的煩惱、妄想,才能超脫,才能使我們解脫。    達摩祖師開示的〈四行觀〉,說來讓大家參考,開頭我先念一遍: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於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這段經文就是說明理與事,「理」包含很大,簡單解釋:「心就是佛,佛就是心。」稱為「理」。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如來、自性一體,就是被種種妄想、煩惱,障礙住了,使得身心不能自在,這就是不瞭解「理」。若當下無心,就是佛。若悟到自性,當下能夠自在,沒有煩惱,沒有這些執著,就能夠行到「理」一心不亂。    修淨土法門的人,念佛的時候,如果「執事廢理」,例如有人擔心:「我現在沒有在念佛。」這是分別。其實必須要瞭解,「理」是當下「觸境無心」,那就是解脫,就是「理」一心不亂,就是自在。自在就是佛,就是我們的「本性」。如果,「理」還無法行到那個程度,就要用「事」來行,但行持當中不能執著。    最近常常開示「有念」、「無念」;念佛的時候,不要執著「我在念佛」、「我在做什麼……」,如果還有一個「罣礙心」,事理就不能圓融。一定要事理圓融,才能超脫,才能入佛地,每日行持當中,才不會起煩惱、起妄想,這點要瞭解。    剛才說的是「理」,但是「事」要行的話,比較困難。達摩祖師開示的〈四行觀〉分為: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 第一、報冤行    修道的人,無始以來乃至今生,過去生生世世不懂得修行,所以輪迴娑婆世界。今天,我們曉得發菩提心來修,也是過去有這個善根種子。要瞭解,修行雖然有種種障礙、種種業障,但是不能責怪任何人,要怪自己,我們過去生中沒有修行,造很多惡業――殺、盜、淫、妄、飲,乃至十惡,種種的罪惡我們都造作過,因此「業識」會現前。修行的時候,種種不如意或受到種種的苦,要轉念:「這是我過去生中所造作的。」這點對我們修行人很重要,瞭解這一點,每天身心就會自在。    所以說,「行」的當中,不去執著「事」,「事」是這樣「行」,但是「理」也在其中。由「事理」去「觀心」――觀這個本性是空的,是我們過去所做的,而不去煩惱,那就與「理」相應。每件「事」在「行」的時候,也一樣,事理圓融,就沒有煩惱。     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是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修行中難過的時候,要依文觀想。有一次,廣化法師的腳跌傷,非常痛苦,他說,是過去的業障向他索討,讓他很煩惱,甚至想尋短路,就來承天禪寺請教老師父,老師父教他:「要甘願還!」對他開示「報冤行」――這種當下讓他心開意解的解脫法門。    要瞭解修行人不可能平安無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煩惱,有種種的事情、種種的念頭。現在世、過去世,造過種種的罪惡,今日遇到境來考驗的時候,我們的「願力」要更加堅強。老師父說,「報冤行」對修行人很重要,如果能認得清、看得明,每時每刻就沒有煩惱,沒有執著,身心就會自在。老師父說:「要怎樣自在呢?有這些境來,要懂得觀,能夠理解,就會自在,若是被這些境轉走了,哪能自在?」 第二、隨緣行    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隨緣行」,對修行人也很重要。萬事隨緣,遇到好的、高興的事情,心要作觀:「我往生的時候,也要像這個樣子。」但不要執著太深,有「高興」就有「生氣」,有「得」就有「失」,有所求的心,求到時很高興,但當下也要有心理準備,失去的時候,這個心要如何轉?    在娑婆世界,修行人要更加隨緣,什麼事都要隨緣,遇到好的、很快樂的事,或是所求有色相的東西,得到了,這都是過去的因,並不是現在求了就有。佛法談因果,譬如,今世富裕的人,就是過去布施的因,這世才有這個果,並不是突然而得,而是自然成就的。    凡事都要隨緣,行持當中,任何事當下都不能被境轉。譬如有人罵我,或是有什麼事情發生,就觀想「隨緣」,在隨緣當中去實行的是「事」,要瞭解,這就是與「理」相應,每一項都要「事理圓融」,才能與法相應。 第三、無所求行     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止想無求。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    人在娑婆世界,都有所求,有所求就有煩惱。有所求是從身體而來,因這個身體生出種種念頭――有所求的心。出家人要知足,「知足」這兩個字並不簡單,如果能夠隨時知足,隨時都沒有煩惱、沒有執著,心就會清。整天這樣心清、自自在在,所吃、所穿、所住,隨時都知足,乃至信徒布施的一針、一草,都隨時知足。出家人若有知足的心,一定無所求,就不會有種種的執著煩惱。    但是,「知足」兩個字,我們都還做不到,我們「觸境生心」,所吃、所看,稍不如意,心就起念頭,雖然說沒有求什麼,但是有這個念頭,就是有所求。「無所求行」,對修行人非常重要,時時知足,心就不會被境所轉。我們所求的,都是為了這個身體,不能悟「無為」,著在「有為法」;無所求就是「無為」,有所求就是求世間的「有為法」。    老師父常說:「眼睛看得到的,有生就有滅。」有生有滅就是痛苦、就是世間法、就是生滅法。所以從「無所求行」,可以認清,「事」在「行」,也是與「理」相應,所以說事理圓融。否則,生出有所求的心,就是有為法,有生有滅,就不能與理相應,所以說,「無所求」對修行人也是非常重要。 第四、稱法行     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身命財行檀捨施,心無吝惜。解脫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人,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所成,四大若少一樣,譬如沒有骨頭,身體就不能建立起來,一團肉堆在那裡,像個人嗎?我們往生火化後,剩一點點骨灰,你會認為那是人嗎?所以地水火風四大,少一樣都不行,成佛做祖,也是這個人身修來的。    過去,承天禪寺有位師兄,老了才剃度,出家一年多突然中風,一兩天就往生了,因為死得很突然,又沒歷經病苦,火化之後,看到那些骨灰,感覺到這個人真的沒有了,那堆灰就是他,才想到:「啊!人真的是幻化的。」而人們無法觀這個身體是幻化的,都是它生出種種的念頭:有所知、有所覺、種種執著,都是因這個「我」而生執著。   「法無眾生」,為什麼說「法無眾生」?譬如你感覺很怨恨一個人,當下你要如何觀這個心,讓它不起煩惱呢?你就想:「無眾生,世間沒有這個人,如果沒有這個人,那還有什麼讓我起煩惱呢?」因為「他」,眼睛所看、耳朵所聽而生執著心;你感覺有「他」,有「你與我」就有分別、有競爭。老師父常說:「你我、你我,有你、我的分別,才有煩惱。」我們很生氣一個人,就要觀想:「世間沒有這個人、沒有這個眾生,那還有什麼煩惱呢?」這是對治我們的心,我們眼睛所看的、耳朵所聽的,無量無邊,時時刻刻都會動到我們的心,所以我們要「觀」,這對我們修行很重要。    一切法門,都是要讓我們自在、解脫,〈四行觀〉的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對我們的行持很重要。一切法都是幻化的,執著就「有」,放下即「無」。一切法由心生,也由心滅,什麼都是「想」出來的,受持當下沒有這個念頭,觸境時,就不會有這個念頭分別出來,就是「無」;若起了一個念頭,就是「有」。還會因此生出種種不清淨的念頭,致使六根不清淨。所以,我們觀這個法是空的,但是空裡面還有「有」,所謂「真空妙有」;若放下就是「空」,執著就變「有」,身心不能自在,在有為法裡面。所以要觀「稱法行」;一切法都是「無我」,由「無我」來行,一定自在。    念佛最好,「念」就是我們的心、念頭。無始以來我們這個「念」,未曾停止;不是想東、就是想西,不是想好、就是想壞,一直在想,想就是「念」――有念!    念佛,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念頭」要來「念」佛,使我們的心時時都在佛,大家都知道,「迷者眾生,悟者佛。」你的心時時念佛,心時時都在「佛」,就是時時在悟,這是「事」。「理」呢?沒有念佛時,要瞭解,當下能夠觸境無心就是悟、就是理、就是佛。所以說,事理要圓融。不要執著:「我都沒念佛,一直打妄想。」這也是一種煩惱。修行的道理若不懂,光執著某項,不能融通,就是「執事廢理」。    有的人善根比較好,「理」一心不亂。我們要由「事」來行,「事」就是以「阿彌陀佛」佛號,放在心中,時時刻刻念,念到一心不亂,才會與「理」相應,沒有種種執著,自性清淨。    我們在「行」、在念佛的時候,不要執著,說:「我在念佛。」或「我不在念佛。」有一個「我」,「我在念」、「我不在念」,都是執著。老師父常開示:「有念無念。」整天這樣清清淨淨,沒有煩惱,那個心就是佛心。
  • View More 法水長流.jpg
    07 謹言慎行去疑根

    謹言慎行去疑根

    謹言慎行去疑根民國七十三年三月二十日(農曆二月十八日)       行人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不可能不會沒有事情;有人就會有是非、有煩惱,有一切種種的事情、種種的念頭,所以遇到境時,「願」要更加堅強。要拿出願力來!不去感覺它,就能不起煩惱、不去執著而心開意朗。       ――《廣欽老和尚法語錄》           「修行篇」七十四頁     「話到嘴邊留半句。」「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人口快如風」,千金難買一句好話。所以,一句話要說出口,到了嘴邊要稍微想一想:「這句話說出口,會不會傷到人家的心?感覺如何?」就像國家的外交部長或是代表,他們對外說話,都要非常謹慎,「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一句話說錯了,對國家影響很大。    尤其出家人,說話要更慎重。一般人大多不會說人家的好話,說壞話的比較多。只要有一點點不好,傳得眾人皆知;千萬的好,却沒有人知道。六根對六塵,所看到的都有所執著,盡是說自己對、別人不對。不對的,還會四處宣揚。所以話要好好地說,說錯了,讓人傷心,就是犯戒。「戒」是戒自己,不是戒別人。所以不要錯用今天的開示,對糾正你的人說:「你這樣說,讓我傷心,你犯戒!」    出家修行,有種種的考驗與障礙,就是要通過這些「障礙」,來安定這個「心」。如果沒有這些考驗、這些障礙、種種的境,修行是不會進步。千萬不要境來、障礙一來,就起煩惱,被這些轉走了。就是要有這些境,這個「心」才知道自己程度如何,也才知道要怎麼修、怎麼改,才能解脫。    魔,都是由自己的心跑出來的,老師父常說:「如果你會轉,就變做你的護法。」修行不要怕境界來考驗,要轉念:「這是魔考。」遇到事情,要把「願力」拿出來,願力勝過業力,「願力」拿出來,道心就會堅固:「好,沒關係,任考不倒,你儘管來。」有願力這樣地修,才會進步。不可以膽怯害怕,發個菩提心、做件好事,卻怕怕的,總是先考量「別人會不會對我怎樣?」「不敢死下去,怎麼能活?」襌宗說:「大死大活!」將這個假的「妄想心」死下去,「發心」就活起來了,不要還沒做就怕怕的,不知道是自己的願力不夠,反而把責任推卸給別人,這就是修行的障礙,我們如果要進步,就要從這裡去「行」。    三藏十二部經、諸佛菩薩、師父,都是教我們要去「行」,如果沒有「行」到那裡,煩惱就無法「斷」到那裡。種種煩惱,都是從心生出來的。做事當中,不可能都沒有煩惱,都很容易。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不用考慮,不用費神勞力,就能做得很圓滿,哪有那麼簡單?做事情就要用心,才不會有貢高心;如果做事一直都很容易完成,就會有貢高心、驕慢心。所以,做事要小心,就算會做,也要小心地做,如果認為自己很會、很行,這樣就會起煩惱。    還有一種情況,還沒做就說:「這有什麼?這個我會,沒有問題!」結果做了以後,不是想像中那樣容易,卻因這句話說得太快,因此覺得不好意思而感到不安。所以,在大叢林裡說話,要稍微想一想,不要說得太快,讓自己起煩惱。    修行就是要發菩提心,聲聞戒、小乘法有「厭離心」,厭惡的心,認為身體很可憐,要趕緊修行。菩薩行,雖然對這個身體很看破、放下,感到它很可憐沒錯,但是還要利用這個身體來修,來行菩薩道。行菩薩道時,會有種種的苦境,願力要堅強,以這個「苦」為出發點,才有「行」可修。想要輕鬆,要聽好話,看好的,哪有「行」可修?所以要修到身心自在,要自己去「行」;境來了,自己去轉、去想,不然怎麼能自在?修行在於自己,解脫也在於自己,沒有人能替你解脫,輪迴也沒有人替你輪迴。    起心動念都在執著,看到「境」,馬上好壞分別,馬上起疑心,〈戒本〉說:「見、聞、疑。」這三項很要緊,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違犯。一旦起「疑」,別人都不知道,自己心理過不去,自己不安。    遇到事情,且慢懷疑,如果生疑時,趕快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很好!很好!」千萬不要想:「不知道又在說什麼了?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意思?」這就是「疑」的種子在裡面。「疑」的種子沒有消滅,時時心都不安,走到哪裡都不安。我們的眼根對色塵,一定有好壞分別,自己如果無主,就會被這個境轉走,時時刻刻都不安,沒辦法認清心中的主,沒辦法去「行」,盡是轉那些壞的念頭。    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大家要互相包容,彼此扶持,不要起煩惱,不要畏懼退縮,每天都心無罣礙、睡眠安穩,就是天天進步了。  
  • View More 法水長流.jpg
    06 念地獄苦 發菩提心 一心念佛 橫超三界

    念地獄苦 發菩提心 一心念佛 橫超三界

    念地獄苦 發菩提心  一心念佛 橫超三界民國七十三年三月十日(農曆二月八日)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如佛所說。大可怖畏。相與今日。起怖畏心。起慈悲心。承諸佛力。行菩薩道。念地獄苦。發菩提心。        ――《慈悲梁皇寶懺》卷三       妄想、煩惱非常難斷,要斷煩惱很不簡單,要修到「菩薩地」才能斷盡煩惱。三界中,見思惑未斷,就是輪迴生死。修行的人,如果沒有斷見思惑,一樣在娑婆世界輪迴生死。經典上說︰見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這些都是三界輪迴的種子。    今天要打佛七,大家看起來似乎很用功、精進,但是妄想還沒有消除,還很多,自己無法作主,妄想一來,隨即被轉。十法界就是這個心,佛法一再強調的就是這個「心」,修行就是修這個「心」。老師父常常譬喻:「成佛,是我們這個心修來的。」成為菩薩、聲聞、緣覺,是這個心修的;做天人、人、地獄、餓鬼、畜生,也是這個心作為的。    六道輪迴,都是心修的,如何修呢?做「人」來修,老師父說:「人身難得!做『人』這一劫,最大劫。」做「人」如果修得不好,最危險,會墮下去;做「人」如果會修,最「貴氣」。人身非常「貴氣」,可以讓我們修、能夠成佛。    要成佛,也要投「人身」再來修,才能成道。要過娑婆世界的這些「苦劫」、「難劫」,這些苦來了,能夠忍過去,以佛號來觀照,過「苦劫」才能成佛。我們無始以來所造的業很多,無量無邊,修行若不吃點苦,哪能成佛?業障怎麼能消?靜坐時腳酸,乃至於如何地難受,這些都是小事,不要一直想:「我、我、我……」坐的時候稍稍有點難受,心就動搖,佛號就不見了,妄想一來,便定不下了、坐不住、想起身,身體就開始蠢動。    老師父開示時一再強調:「人身難得!」這一世還能做人,非常不簡單!又開示:「你們這一世出生為女人,還能夠來修,實在非常不容易,是觀音菩薩要度你們這些女人。」還說:「『念佛』,念不下去時,再念下去,不可以讓『心』被妄想的境轉走了。」「用功就在這個『心』;靜中功夫有十分,動中只剩一分;動中功夫練就了十分,病苦中只剩下一分;病苦中的功夫有十分,臨命終時只剩一分。」所以說,用功要「一心」、「專心」,如果專心地修下去,一定到佛地。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土難生、善知識難遇。」今天大家有極大的福報,來這裡打佛七,大家哪會想到要念佛?我們就是因為觀想到「無常」,想:「快啊!趕緊來念佛,人命在呼吸間,如果不趕緊修,一口氣若不來,就成土坌灰壤。」要時時觀想,這個臭皮囊是幻化的,老師父說:「我們的『靈光』,被關在這間屋子裡。」身體如同一棟屋子,「靈光」被關在裡面;要吃、要睡、要穿……,非常不自由,我們不可以被身體轉走,一切的苦,都是從這個「身」衍生出來的,有這個身體,我們的妄念就會被身體所轉,生出種種的「苦」。    念佛念不下,心亂的時候,就觀想一切的苦:「醫院裡生病的人那麼多,癌症等種種的病。」老師父說︰「那是陽間的地獄。」雖然活在世間,但是卻像在地獄一樣;躺在那裡打針、開刀,要死不活的,非常痛苦。雖然人躺在那裡,可是已經「捉去刑罰了!」這是陽間的地獄,陰間的地獄更恐怖。《梁皇寶懺》裡說:「念地獄苦。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我們的道心,不要被妄境轉走,念不下去時,再念下去!不可隨心所欲,感覺如何就想如何,那就是我們的「欲」,無形中被轉走了,還渾然不知。   「念佛法門」最適合現代人的根基,現在的人業障較重、妄想較多、染塵很重,時時刻刻可以「念佛」,攝受我們的心,這樣更快、更好修。「念佛法門」是橫超,可以直接念佛念到西方,佛是心,心是佛,身心就是佛。到了那裡繼續再修,以免在娑婆世界,修得不夠而墮下去。    修行是漸次的,以菩薩行來說,十地修行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修,心才能成佛。念佛法門可以「橫超」,經典上解釋,好比一根竹子,裡面有一隻蟲,這隻蟲要鑽出去,必須把竹身的節,一節一節咬破,從這頭鑽到那頭,才能鑽出竹子,但是,如果牠聰明一點,從竹身中間咬個洞,就可以直接鑽出竹子。這個譬喻就是說明,念佛可以「橫超」――直接了生死;一直念佛,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所謂「徑中徑又徑」,念佛法門最快、最簡單,時時刻刻都可以念。我們今天來修行打佛七,心要靜靜地念,靜靜地聽,把念佛聲「觀」得清清楚楚,心不可動搖,不可以被妄想轉走,這點最重要!    念佛,信心要堅固。有人跟老師父說︰「師父啊!我念佛,怎麼念都念不下去!」老師父回答:「你就是信心不堅,沒有深信,『信、願、行,不堅固』,所以念佛念得不專。」念的時候心浮浮的,外面的境又很多,念的時候嘴在念,沒有全心都是佛,腦海裡還浮現著外面的緣影,所以念不下去,定不下來。    一切處,都可以念佛,行、住、坐、臥都可以念佛,不管什麼地方都可以念下去,這樣才是功夫。並不是要在什麼地方,心才能靜下來、定下來,這也是執著。有時候我們執著了卻渾然不覺,就念佛,時時刻刻來念佛號,觀照這個心。    剛開始修的時候,比較無法攝心,這個不要緊,慢慢地慢慢地,隨緣不變。一定要隨緣,別人如何我們就如何,一句一句地念,念久了,功夫自然上手,隨時隨地都可以念佛,可以安定、心安住、自在無礙。天天念佛,西方發願就在其中。念是念,你是否在想?在觀照?行、住、坐、臥有在觀照否?不是只有晚上念念就好了,念給佛祖聽,心沒在行,只是說要「發願」、「發願」。   「打佛七」剩這兩天的時間,好好用功,觀這念不生不滅,靜靜地念,我們又不急著做什麼。念佛時專心念,打妄想時,譬如想起什麼事情還沒做,就告訴自己︰「等一下再想。」想的時候,就一次把它想盡;念佛的時候,就一心念佛,這樣心才不會罣礙。否則,正在念佛,心中卻想著:「我那個還沒做,那件事情還沒處理……」這一念生起時,心就無法再靜下來。所以,靜坐時妄想來了,就一次把它想清楚,事情做完再念佛,這樣觀想,心就能慢慢放下。    念佛,「妄緣」很多,稍不注意,自己無主,馬上就被那妄想轉走。念佛要靠自己,別人無法幫上忙,乃至佛祖、師父,也無法幫我們的忙,必須自己去行、自己努力、自己修。「解脫」在於自己,自己解脫,心在解脫,沒有人能幫你解脫,什麼人都無法幫忙,墮下去了,任何人都無法替你受罪。    十法界是這個「心」,「淨心念佛!淨心念佛!」心即佛,佛即心,成佛一定要心清淨,時時刻刻心都要清淨。要如何清淨?就是多持些佛號,否則,無法成佛。分辨好、壞的「生滅法」在那裡轉,整天都是煩惱、妄想,心悶悶不樂,罣礙的事情那麼多。    打佛七,就看你是否能一心地念佛?是否能趕緊念到西方去?不要在這個世界輪迴,娑婆世界實在很「苦」。一定要放下一切,朋友、親戚、父母都一樣,來的時候把他們當成「施主」,一句「阿彌陀佛!」引他們入佛道,教他們念佛,講一些佛法給他們聽,慢慢種這些佛教的種子,但是心不要執著在那裡。心如果執著下去,想要解脫就很困難,雖然出家了,老師父說的:「你們如果心著在那裡,若他們以後墮下去,我們也跟他們一起墮下去。」老師父常說:「豬舍狗窩糾結成一堆。」六親眷屬、冤親債主,都是生生世世結來的緣,我們要認清楚、看明白。眷屬來訪就當作「施主」,「阿彌陀佛!」一切眾生皆平等。    這一世,因為有這個緣,我們說的話他們比較願意聽,告訴他們︰「你要念佛喔!」「世間很苦……」說些佛法給他們聽,雖然剛開始不相信,久而久之,慢慢地就有這個種子。「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有了我們這個出家的因緣,親戚朋友、六親眷屬,都能分沾我們的福氣,能夠超生。我們這個機緣要「足」,讓他們慢慢的願意接近,藉機說些佛法給他們聽。
  • View More 法水長流.jpg
    05 反聞聞自性 自性念佛自性聽

    反聞聞自性 自性念佛自性聽

    反聞聞自性  自性念佛自性聽 民國七十三年三月二日(農曆一月三十日)      中國雲南雞足山,悉檀寺開山祖師,禪修多年,不得要領,有天寄宿旅店。打坐時,聽到隔壁豆腐店一名女子唱道:  「張豆腐,李豆腐,    枕上思量千條路,    明朝仍舊打豆腐。」    他一聽,當下開悟――修行,要像做豆腐一樣專一,不要舉棋不定而虛擲光陰。        ――《虛雲老和尚開示錄》             引(堅瓠集〉短語      「打佛七」,是打這個心,要時時觀照我們的心,不要讓心放逸。放逸到哪裡去?去打妄想了,打瞌睡或昏沉、掉舉,別人在靜坐、念佛,你卻一直打瞌睡。是安排你們「打佛七」,不是叫你們去那裡睡,要睡,回房間睡,這樣就是不專心!    說個譬喻給你們聽:古時候有位祖師,一次外出,在一間客棧住宿,隔壁剛好是一間豆腐店,這位祖師打坐時,聽到一位姑娘邊做豆腐邊唱:「張家豆腐,李家豆腐,枕上思量千條路,明朝仍舊打豆腐。」意思是說,做這個工作,晚上雖然想很多,妄想紛飛,明天還是一樣要做豆腐。這位祖師聽到後,即時開悟。古時候的人用功,很「專心」,不一定要在禪堂才會開悟,而是用功到專心,妄想頓息,隨時隨地都會開悟,也不是非得在什麼地方才會開悟。    念佛如果不「專心」,還是得生死輪迴,妄想那麼多,對我們毫無利益。靜坐的時候,心要專注在念佛,佛號要聽得清楚,心要靈靈覺覺,下座的時候,這心也不可以散掉。參禪就是這樣,念佛跟參禪一樣,參這個不生不滅的心,打瞌睡,就是有生有滅。    大陸叢林有糾察師父。老師父曾譬喻:靜坐的時候,某人又在打妄想,有人對他說:「某人啊!你如果愛吃米粉,西方的米粉最好吃。」他說:「這樣喔!好!」靜坐後他就開始觀想米粉,觀想到真的有一碗米粉跑出來,他高興得跳起來,說:「佛祖金身安大尊一點!」當時大家在靜坐,都被他嚇到。這句話的意思是:他認為自己功夫不錯,觀想什麼就有什麼。糾察師過來,香板馬上打下去,說:「出去!」他走出禪堂時,眼睛張開一看,哪裡有米粉?原來是空的!他因此頓悟,趕快進禪堂,向糾察師懺悔。    靜坐時,我來巡香,看你們不是昏沉掉舉,就是腦袋空空的,說在睡,又不是在睡,說在念佛,又好像沒念佛,不會靈靈覺覺,定著念、用心念,「度」這個心。淨土說「心念,耳朵聽」,攝心,不是叫你打瞌睡,是「坐禪」不是「坐睡禪」,心不動就是禪。    用功,是這個靈靈覺覺的心,定著念佛,來「度」這個妄想的心――如果現在就要往生了,你這個心還在打瞌睡,怎麼辦?「打佛七」就是要讓你的心時時刻刻攝心、攝六根,一心念佛,佛號在我們的心,時時刻刻念佛,這樣才不會打妄想。    有人說:「不知道為什麼?不想打瞌睡,卻一直打瞌睡。」這也是事實。首先,跟吃的食欲有關係,再來,就是無明煩惱,執著太多。六根對六塵所接觸的都是執著,腦筋不清明,所以很容易打瞌睡。    修淨土法門,就是一直持名念佛。印光大師說:「一句『佛』如果念得專,成佛有餘。」一句佛號都念不專,卻說:「念佛時,都是妄想。」其實就是念「佛」心不專,難怪妄想那麼多。「打佛七」就是時時刻刻要觀照這個心,觀聞,聞自性,聽這句佛號,自性在念,自性在聽。念佛的時候,一邊念、一邊聽,要注意「聽」,聽進耳根裡,就種了佛的種子,到時候雖然沒有念佛,佛號自然浮現,所以「聽」非常重要。    文殊菩薩有一句偈,可以深入體會,「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入三摩地。當從聞中入。」(註)什麼是三摩地?就是「定」、「究竟」,就是要從「聞中入」,「聽」進耳根裡,才會清淨。要聽什麼音才會清淨?要聽佛音,聽不生不滅的音才會清淨。聽世間有生有滅、執著、好、壞分別之音,怎麼會清淨?聽那些,越聽越煩惱,越聽「我相」越重,越執著。    修淨土法門最好,最適合現在人的根基。吃飯也可以念佛,挾一口菜,念一句「阿彌陀佛」,吃一口飯,也念一句「阿彌陀佛」,飯菜在嘴裡嚼,嚼一下念一句「阿彌陀佛」。喝水也是,喝一口念一句「阿彌陀佛」。你們有沒有這樣「行」?要自己去行、去觀照。如果不這樣念佛,嚼的時候,就開始分別「好吃」、「不好吃」,都在感覺這些。「打佛七」,要一心念佛,吃飯也要念佛,慢慢地,心就會「專」。不是在大殿裡面才念佛,出來就不念佛,「佛」都寄在西方了,這樣無法「一心」。    修行,要懂得要領,七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一天一天過,自己感覺看看,這樣念佛,是否精神越來越好?念佛的功夫有沒有進步?要不然,打打瞌睡,醒來再跟著人家念一念,這樣一天過一天,一直過下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修行要下決心,時時刻刻都念佛,就沒有業障,隨時都可以開悟。心如果能夠「專」,妄想就會消除,見到我們的本性。「阿彌陀佛」是誰?「阿彌陀佛」就是我啊!「阿彌陀佛」怎麼會是你?因為「我」是清淨無為的我,和我們的自性一樣。你如果看到佛,就等於看到你的自性,看到我們「本來的」「不一樣」。    要去哪裡找佛?「心外求佛,無有是處。」心外求佛,哪有得求?佛就在你的心啊!如果隨時能「了」、當下能「了」,當下就成佛啦!輪迴生死無量劫,也是從這「一念」而起,「一念不覺」墮入地獄,以致有無量劫的輪迴。所謂「一念不生,頓超三界」,我們歷經無量劫,到今天還在輪迴,就是從這「一念」而起,所以「一念」非常重要,舉止行為都是這「一念」。    日常生活中,念頭非常多,一個念頭,一個生死。《阿彌陀經》說:「諸佛讚嘆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中,可以得無上道,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念佛法門,是難信之法。有人說︰「哪有這麼簡單?念一句佛就可以成佛?」這一句佛,就是我們「不一樣」的自性,「一心」念下去;耳朵專心聽,加上念,這兩項最重要。不出聲念佛的時候,耳朵注意聽,聽佛號。像這樣又聽、又念,很快就可以「定」。從今天開始,大家提起精神,不要散亂心、懶散! (註):《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
  • View More 法水長流.jpg
    04 如何自我觀照----念佛

    如何自我觀照――念佛

    如何自我觀照――念佛民國七十三年三月二日(農曆一月三十日)     行、住、坐、臥都要念佛!如果我們定下心來念,便可察覺到我們的心,幾乎整天都在外面奔馳,攀緣外境,沒有觀照在「阿彌陀佛」上;如果不能收攝身心,被外境轉走,必然是生死輪迴了。      ――《廣欽老和尚法語錄》         「念佛篇」一○八頁     「妄想」,就是很會胡思亂想。所看、所聽、所知道的,全都叫做「幻化」、「外緣」,所以隨時要迴光返照,隨時要觀照這個心。要如何觀照?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或是四字「阿彌陀佛!」    心就是佛,念佛就是念這個心,讓身心都是佛。無論吃飯、穿衣、走路,動身起步都念佛。吃一口飯念一句「阿彌陀佛」,挾一口菜也念一句「阿彌陀佛」,挾一口、嚼一下,都念一句「阿彌陀佛」,這樣才能專心,才能「一心」。   「打佛七」,若進大殿才念佛,出來都沒念,這樣怎能得到「打佛七」的好處?在「打佛七」當中,看能不能讓你的心比較「一心」?如果能夠好好受持、好好念佛,再過一段時間,佛號就可以保持綿綿不斷,所以「打佛七」很殊勝、很難得。    了生脫死的心要堅切、堅固,一句佛號一直放在心中,一直念下去。看到人,念一句「阿彌陀佛!」信徒來,也是一句「阿彌陀佛!」不必和他們說太多話,但也不能看到信徒不理不睬。信徒跟你說:「阿彌陀佛!」如果你的臉臭臭的,心裡執意:「我在念佛啦!」這樣就是「有相」,有一個「我」在念佛。    心裡念佛,要念得讓人家不知道,才是「無色相」的念佛。「有色相」的念佛是:「我在念佛,你卻要跟我說話?」而起煩惱。遊客或信徒來,逢面說:「師父!阿彌陀佛!」我們就回應:「阿彌陀佛!」有人跟我們說話,我們雖在行持也不要執意:「我在念佛啦!」這樣才是真功夫。而不是當信徒跟你打招呼:「阿彌陀佛!」你的臉就臭臭的,擺出師父的架子說:「我在念佛啦!」這就是「著相」,反而讓人覺得你怪怪的。    以前有位師兄,在承天寺住過一段時間,後來去南部,他整天參禪。剛到承天寺時,都不跟人家說話,信徒叫他也不回答,裝作沒聽到,反而讓信徒造口業說:「這個人不就是啞巴嗎?」這過失是我們造成的,讓信徒造口業,罵出家人啞巴,罪很重。有一次他跟我提到這件事,我告訴他:「你這樣不對,這是『著相』。」信徒向我們招呼時,就說:「阿彌陀佛!」隨緣、隨喜,結善緣!如果不理不睬,反而會讓信徒造口業。    修行是「圓融」的,不是執著的。提醒這位師兄之後,現在他比較能隨喜功德,願意跟人說話,也比較有笑容了,否則一直執著自己的修行方式。所以修行不能執著,什麼事情都要隨緣、隨和、自在,才不會有煩惱。希望大家勇猛精進,「打佛七」期間好好地念佛! 
  • View More 法水長流.jpg
    03兩堂課誦報四恩

    兩堂課誦報四恩

    兩堂課誦報四恩民國七十三年三月二日(農曆一月三十日)       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龜壽無量劫,百年一出其頭,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隨風東西。盲龜百年一出其頭,當得遇此孔否?」阿難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龜若至海東,浮木隨風,或至海西,南、北四維圍繞亦爾,不必相得。」    佛告阿難:「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於彼。」           ――《雜阿含經》卷十五       出家人的兩堂課誦,就是報「四重恩」。何謂「四重恩」?    第一、佛恩。報「四重恩」,首先就是「佛恩」。釋迦牟尼佛乃至一切諸佛,在過去無量劫中修諸苦行,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修無上道,所以今天在末法時代,還有佛法可「修」,真的要感謝「佛恩」――大慈大悲,無始以來無量劫中,修諸苦行,成就佛道,開示悟入,轉無上法。    第二、師恩。在家讀書時,老師、師長,教我們知書達禮,學習禮義廉恥,這也是「師恩」。以剃度出家來說,師長就是我們的「師父」。父母生育我們的色身,但不能令我們了生死,師父能度我們了生死,所以「師恩」非常重要。    我們要如何報師恩呢?就是好好修行,好好修行就是報答師恩,否則要以什麼報師恩呢?並不是拿好吃的東西供養,或是說好聽的話令師長歡喜,這樣並不能報師恩。好好地修行,將來「解脫」了,就是「報師恩」――師父度我們的功德!    第三、父母恩。父母生育我們這個色身,功德非常大,如果沒有父母生育我們這個色身,哪有身體可以修行?所以要以「修行」來報答父母。經典上也說:要如何行大孝?挖眼睛,乃至挖心肝讓父母食用,都不是孝順,無法行大孝,世間法無法讓父母離苦得樂。但善用這個色身好好地修行,將來可以度父母。父母生育我們的色身,讓我們修行,因此有這個功德。    有時候,做父母的不瞭解,認為我們要出家,都不稟明他們。他們不瞭解,要生一個「出家子」來出家,不是那麼簡單,必須在過去生中積德,這世才能生一個孩子來出家。懂佛法的人就能明瞭,不懂佛法的人,子女出家,他們會認為不好,時常煩惱。出家真正的好處他們不知道,但我們自己必須瞭解,要善用這個色身來修,報答父母,才不會辜負他們的苦心。父母養育栽培我們,花了很多心血,所以我們要以修行來報答。    有個比喻,過去有位行者,走路時看到一個鬼,那個鬼一直鞭打一具死屍,行者問:「這位施主,你為何一直打這具死屍呢?」鬼回答:「唉!這個身體為我造了無數的惡業,使我現在輪迴受苦。」行者聽了,有所感悟。再走一段路,看到一位天人在拜屍體,行者問:「為何要拜這具屍體?」天人答:「這具身體為我修十善,做了許多好事,所以我才可以成為天人。」    我們要懂得善用這個色身來修行。「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土難生、善知識難遇。」無始以來輪迴中,這世又能得到人身來修行,如果不趕緊修,再墮下去,生生世世輪迴生死,不知何時才能得到人身再來修?父母生育我們的色身,功德很大,我們要以修行的心來報答他們、度他們。    第四、施主恩。世間的衣食住,我們所吃、所穿、所用、所住,都是施主供養,都是他們辛辛苦苦付出的,讓我們可以在這兒安住修行,不必罣礙什麼。你們要知道,這些都得來不易。譬如蓋房子,如果沒有這些鋼筋,無法建造房子,這些鋼筋,就是那些人(施主)在很熱的鐵工廠裡,辛苦地工作,所製造出來的,我們才有房子可住。他們雖不懂得來修行,而在那裡工作,工作又那麼辛苦,這點的因果功德也很大。    農夫在田裡耕種、插秧、收成,種種的糧食都是農夫流很多汗、花很多心血,收成下來,我們才有這些東西可吃。身上所穿的也都是人家辛辛苦苦製作的。有些在家人會說:「有錢可以買啊!」這不是談「錢」,錢也是施主供養的,拿錢向別人買,就像他們提供鋼筋,讓我們蓋房子的意思一樣。有關施主恩的譬喻很多,說不盡的。    我們要時時念報「四重恩」,課誦就是報「四重恩」,所以要專心,不可以打妄想,課誦內容要背熟,背熟了,不假思索自己就會念出來。譬如我們把〈楞嚴咒〉背熟了,念咒時,你在念的那「一念」就是「無生」――不生不滅,就是我們本來的自性。打木魚的人不可以打太快或打太慢,木魚是定大眾的心,大眾念咒時,就是聽木魚的速度念,心中沒有一點罣礙,不用想,咒語自然就會念出來,那就是我們的「本性」和「自性」在念。課誦中,有的人就要念得比較快,這樣會擾動別人的心。念咒不是比「念得快」,是要念得和合,讓課誦功德圓滿。    課誦是一堂佛事,也是「公事」,「公事辦完辦私事」,除非有其他公事,否則課誦就是公事。一堂課誦不可以草率馬虎,要隨文作觀,誦《佛說阿彌陀經》、〈八十八佛懺悔文〉等,心要靜下來念、定下來念。「蒙山施食」時,木魚不可以打太快,念三遍咒,要觀想,如果打得太快,來不及觀想,光是這樣念過去,有什麼利益?沒有意義!    課誦不能趕著念,趕著念完要去哪裡呢?課誦要定下心來念,不罣礙任何事情,靜靜地念,那就是我們的「本性」在念,要念得莊嚴,念得有功德,讓心能定得下來,這就是在修行了。    老師父常說:「兩堂課誦,就是讓我們修啊!」這兩堂課誦非常重要。晚上念佛也一樣,地鐘不要打太快,念佛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一句一句地念,你的心就是在觀「念佛的這個人」,久而久之,就是我們的本性。    兩堂課誦讓我們修行,老師父常說:「兩堂課誦,當法師、成佛、修行都在裡頭!」課誦就是一堂佛事。天龍八部、人非人等都會來聽,我們要莊嚴、慢慢地念,如果念得很急,殿外的人非人等,也會跟著我們急起來。十方法界都是這個「心」,你一急起來,他們也跟著急,這樣怎能莊嚴?久而久之會變成「急性子」,性子急,煩惱就多了。
  • View More 法水長流.jpg
    02 參「念佛是誰」

    參「念佛是誰」

      參「念佛是誰」民國七十三年二月十九日(農曆一月十八日)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佛說阿彌陀經》        念佛,是「我」在念,但是念的時候,是用「口」念?還是用「心」念?若是用口念,睡覺時這個「口」怎麼不念?如果是用心念,往生時這個心還會念嗎?所以「念佛」的到底是誰?    過去大陸叢林參禪,參「念佛是誰」;參,不是心在念,也不是口在念,那麼是誰在念呢?從這個疑情處參下去,參這個「意」――誰在念?而不是將一句「念佛是誰」掛在嘴邊重覆念,這樣不是參禪。「念佛是誰」是參話頭,就是參還沒有念的那個人是誰?誰在念?從這個疑情處參下去。行住坐臥都在觀照這個心,用自性念、用自性聽,聽「南無阿彌陀佛」,念佛的是我們的自性在念佛,聽的呢?就是「聞性」在聽,也就是我們的自性在聽,聽「阿彌陀佛!」    修淨土法門就是持名念佛,參禪就是參「念佛是誰」,不斷地參,參到透徹。修淨土的人,將「阿彌陀佛」聖號,時時刻刻放在心中,就像參禪一樣,「南無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一直念下去,念到「一心」,就會知道「念佛是誰」;「阿彌陀佛」與我們的心融成一片時,你就知道是誰在念佛,就見到我們的本來面目。    修淨土,時時刻刻不能忘記佛號,還要觀「自心」,有人說:「心即是佛,何須念佛?」不要有這種想法,修行要事理圓融。理論上「心即是佛」是對的,心是佛這是「理」,但是在「事」上,你修到「心是佛」了嗎?心時時刻刻都是「佛念」了嗎?心處在不生不滅、沒有分別了嗎?「理」――心是佛,「事」――心也是佛,讓身心時時刻刻都在「阿彌陀佛」佛號裡,才能「心即是佛」。    念佛要保持長遠心,一直念下去,念不下去時就觀想:譬如一塊瓦片投入深潭,瓦片會往下沉,一直沉到潭底。我們念佛時,心也像瓦片投入深潭,讓它一直沉到底,什麼都不要想,「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瓦片投入深潭中,會浮起來嗎?不但不會浮起來,也不會停在半途,而是一直沉到底,念佛也要以直沉到底的心一直念下去,不要滯留在途中,也不要停在一旁。妄想來了就滯留,就是「不專心」。這是比喻,如果念佛念不下去時,還是要努力念下去,好比瓦片直沉到底一樣,這樣念佛的心才會堅切。不要才念一下子就想:「我還沒有開智慧,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開悟?」不可以有這種想法,修行就是要修出本來的智慧,要修「明心見性」,修行的目標本就如此,所以不必打「何時才能開智慧、開悟、一心」等等妄想。    時時刻刻佛號一直念下去,「無念無相」時就是「一心」了。仍然「有念」,就是有「好」有「壞」種種的念頭,仍然「有相」,說:「我在念佛!」就不能「一心」。所以《金剛經》裡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有這些念頭在心中,怎能「一心」呢?怎能清淨呢?心是「佛」,如果不修行,「佛」是「佛」,我們是我們,無法到達「佛」的境界。雖然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如果不修行,會在輪迴道中墮入三惡道,例如貓、狗、螞蟻等等,便無法悟出佛性。    五濁惡世中,有種種不清淨的念頭,「貪念」就是其中一種。以「琴」來比喻,琴雖然能彈出美妙的聲音,但也要有「妙手」來彈奏,如果不會彈就無法發出「妙音」。我們的佛性這麼清淨,智慧本自具足,可是五濁惡世貪念的心,不清淨的心,要如何令它清淨?所以要迴光返照,觀出我們的本性、自性,將「阿彌陀佛」時時放在心中迴光返照,讓身心都是「佛」,這就是「佛」的境界了。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心、我們的心、眾生的心,都一樣,本來清淨、無染,但是由於「一念不覺」、「一念迷」,就有無明煩惱,而生出種種業因。四生六道都是這樣「一念不覺」所致,乃至種種諸法,也因為「一念不覺」而墮在「有」中。「有」就是輪迴,三世因果皆從無明而來。心能迴光返照,就是「覺」,「一念不覺」就是眾生。「迷者眾生,悟者佛」,所以時時都要念佛,時時覺照,久之就是「佛的心」了。    日常生活中待人處世、出入作息都在「道」中,所以說「平常心就是道」,因為執著、妄想,所起的分別,使得我們不能悟道。雖然說「心即是佛」,但是要修,要一直念「阿彌陀佛」,妄想來的時候不管它,繼續念佛。這點非常重要,不可因「有生有滅」的妄想一來,心就停滯在那裡,開始胡思亂想,念佛的心無法繼續保持,這就是「障礙」。    現在來說「不生不滅」。眾生的心本來是清淨的、不生不滅的,要以不生不滅的心,作為修行的根本、修行的「因」。以不生不滅的心作為修行的「因」,所種出來的「果」就是不生不滅,順此而修才能恢復自然本性。如果對「有生有滅」的世間物起執著、生煩惱,遇到事情想不開,生出種種煩惱及分別,這樣種出來的「果」就是有生有滅,也就是煩惱,怎能成佛果?所以說,不生不滅就是我們的自性。    起煩惱時,就想:「都沒有我了,哪來的煩惱呢?」什麼是煩惱的「本」?什麼「人」在煩惱?正在懊惱煩躁時,靜下來想一想:「誰在煩惱?都已經沒有我了,還有誰在煩惱?」什麼是煩惱的本?什麼是煩惱的根?是誰在煩惱?煩惱一生起,便有「好」有「壞」,就是生滅法――「有生有滅」。要以「不生不滅」來觀照這些有生有滅的煩惱,使這個心時時刻刻都在不生不滅當中,沒好、沒壞、沒煩惱、不執著、不分別,久而久之,就能證得不生不滅的果。    「見、聞、覺、知」,就是指六根。六根對六塵,如果不這樣觀照,時時刻刻,所聽、所見、所知,六識起分別,都是因為「一念不覺」,沒有覺知這個「本性」是清淨的、不生不滅的,反而執著於有生有滅的法――好、壞、善、惡……,一想這些,內心就不清淨,念佛就念不下去,工作也做得不起勁,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也不順眼,內心不舒坦,這樣怎能證佛果?像老師父常說:「不會開智慧!」就是這個意思。    本來就具有不生不滅的,不去運用,卻拿這些有生有滅的來煩惱,修到年老臨命終時,還是一樣煩惱,不知道要往哪裡去?以前,我和老師父去屏東,有位尼師來拜見老師父,說:「師父啊!我不知要往哪裡去?我會怕。」她說的這句話,我一直牢記著,原來煩惱到最後,就像這樣;時常煩惱、脾氣不好,這點對我們的修行障礙最大。         我們的念頭怎樣?對別人怎樣?自己要檢討,「參」自己。老師父常說:「現在無處可『參』了,就參自己的貪瞋癡!現在哪兒有得參?要參什麼?不要被人拖下去就好了!」世俗法很多,所以老師父說:「參自己的貪瞋癡。」譬如一個念頭生起時,要迴光返照這「一念」有沒有貪?想要的是什麼?「阿彌陀佛啊!我這個念頭就是貪。」如此警覺,就是參自己。念頭生起時,是在起煩惱的話,表示內心已經開始氣惱,就要覺察:「我這一念就是瞋,就是無明,不行!」    什麼是「愚痴」?「不對」硬要說「對」,明明是你不對,偏要爭辯到底,人家說:「啊!這個你不要這麼做……」馬上反駁:「我沒錯,你偏偏說我不對。」一直爭辯,非要辯到「自己對」為止,這種世間心就是「貪瞋癡」。所以老師父說:「參!參你的貪瞋癡,看你斷了沒有?」時時這樣參,習氣才能斷,智慧才會顯現,才會自在。否則,要「參」什麼?    參這個「色相」,要懂得運用,本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色相」中,心能把它轉過來,就是「無色相」。但如果不會轉,就會被煩惱轉走,並非有「煩惱」就不好。老師父說:「要參『壞』的,不要參『好』的。」什麼是「壞的」,譬如看到別人的習氣,心裡要想:「我不要有這種習氣。」而不是拿來宣說:「你看那個人很沒修,那副樣子。」「我相」馬上跑出來,一個「我」在心裡頭作怪:「我比較有修,你比較沒修。」眾生都有這個毛病:「我行住坐臥都持戒,你都沒有持戒。」就會這樣批評別人。    參,是參我們的心,提醒自己不可以有那些習氣,時時刻刻靈靈覺覺,察覺自己的習氣需要改掉,而不是看別人不對,還去批評。這就是老師父說的:「戒,不是戒別人,是戒自己。」你「戒」別人就是煩惱,就是世間法說的:「一直在批評別人,都不反省自己。」但我們修行人跟世俗人不一樣,要時時「戒」自己:我做的是否不如法?哪裡要改進?這就是我們要修的。    佛祖告訴阿難尊者:「千日學慧,不如一日學道。你雖然多聞第一,但是攀緣的妄想都向外,沒有自己迴光返照。」如果自己迴光返照,什麼境來,就可以想得開、放得下、不執著,而不是拿外境來論說。如果不會迴光返照,就看不到「我」。老師父說的:「自己一身都溼答答的,還在說別人。」自己尚未輕鬆(註:解脫),還在論說別人,看人家不好;這眼看這個不順眼,那眼看那個也不順眼,一張嘴說不停,老師父說:「這就是修行的障礙――習氣!」心浮、話多,想到什麼就說出口,而不會感覺這句話能不能說?是否會傷到別人的心?甚至還抱怨說:「修行很辛苦,刺激那麼多,妄想那麼多,是非那麼多。」其實都是自己說的,自己造成的。所以,這張嘴千萬不要亂說話,多念一句佛,少說一句話,這是修行人的根本。    修行人無所求,要知足,該想的是「這個心清淨嗎?」「有煩惱嗎?」出家人修行,就是要斷煩惱。為什麼要剃度出家?修行要怎麼修?就是要斷煩惱!煩惱要如何斷?就是從「念佛」來斷,一心念佛,就沒有妄想;沒有妄想,就不會有煩惱。    所以任何事情都不要煩惱,例如在課誦時,要互相提醒,不要散亂。中氣不足的人,會念得氣不順;精神欠佳的人,容易昏沉,想睡覺,就深呼吸一下。維那起腔舉讚,我們內心也跟著想想如何起腔,這樣心就不會隨著妄想而轉。有的人感覺妄想太多,這就是胡思亂想,不夠專心。所以維那在起腔舉讚時,心裡也跟著學起腔,或用心聆聽,不然就想著佛,不要隨著妄想轉。時時刻刻,這句「阿彌陀佛」都要把持住,走路也是「阿彌陀佛」,念到最後就像老師父說的:「鳥在鳴叫,不覺得是鳥聲,而是『阿彌陀佛』!」很自然的,感覺它念的就是「阿彌陀佛」,出家人這樣修行,自然就會如此。否則像世俗人,音樂好聽,聽的盡是邪音,好壞分別就是邪音,不能給我們正念。 
  • View More 法水長流.jpg
    01 觀本來這一念 客塵妄想自然遠離

    01觀本來這一念 客塵妄想自然遠離

    觀本來這一念  客塵妄想自然遠離民國七十三年二月十九日(農曆一月十八日)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動搖,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大佛頂首楞嚴經》第一卷十番顯見        要證得初果,一定要斷「見惑」。這非常困難,經典譬喻,斷「見惑」如斷四十里逆流。什麼是四十里逆流?水都是順著流,不要說四十里,要讓水倒流一尺,可能嗎?非常困難。即使做擋水的水壩,要讓水倒流都很困難,更何況四十里?經典譬喻,斷四十里的逆流方能斷「見惑」,可見斷煩惱是多麼困難!必須透過漸次修行,斷了「見惑」,才能證得阿羅漢果。    娑婆世界很可怕,染緣很重,惡緣多善緣少,修行如果不是非常小心、功夫不是很好的話,則無法斷「見惑」,同樣是要輪迴。因為我們沒有自信、把握,能自力解脫,所以修淨土法門,趕緊念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先「有生」,到了那裡再修,證得「無生」。娑婆世界染緣很重,所以要念佛,如果不一直念佛,就無法往生西方淨土,會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輪迴。    用功打佛七,要先瞭解「妄想」的意思;妄想就像客人,靜坐時,「妄想」來了,就想:「這是客人,我這個念佛的才是主人。客人來了,主人不理它,它就走了!」這樣觀想,別理它,定下心來儘管念佛。主人很自在啊!主人住在客棧不必走,但是客人必須離開。所以,妄想來了別理它,趕快念佛,觀想靈靈覺覺的那一念,觀得清清楚楚,妄想就會離開了。    有句偈:「淨心念佛淨心聽。」心清淨地念佛,念的時候也要將佛號聽清楚。心就是佛,要成佛,心就要清淨。念佛,不只是念還要聽,心才會定。心念耳聽或口念耳聽,都要聽音聲,聽得清楚才能攝心,心才不會散亂。    妄想來,把它譬喻成客人。就像虛空中的塵埃,飛來飛去,不會永遠在那裡。心如虛空,虛空本來就不動,這樣去觀照,妄想就不會一直侵入,即使妄想來,也不會隨之而轉。今天說這個譬喻,供大家參考。打佛七,如果昏沉打瞌睡等等,都是因為妄想侵入,有時渾然不知自己在打妄想,其實睡覺也是在打妄想。    所以,要觀我們本來不生不滅的這一念,清清楚楚、靈靈覺覺,心定在這裡,定下來念佛,念到沒有罣礙,心非常安定,這樣才能得到「靜」的好處。大家用功打佛七,一定要瞭解「妄想」的意思,這樣妄想來了,心才能夠馬上轉過來,才不會被轉走。   明天是「大悲法會」,如果大家都能靜靜地念、靜靜地聽,對修行非常重要。人身難得,能夠得到人身又能好好修行,是我們過去種下好的因緣,現在才能繼續修行,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